艾叶作为一味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安胎以及抗菌抗病毒等功效和作用。其性辛、苦、温,归肝、脾、肾经,在中医临床和民间应用中较为广泛。
1、温经止血艾叶性温,能温煦经脉,适用于虚寒性出血证。对于崩漏、月经过多等妇科出血症状,常与阿胶、当归配伍使用。其有效成分可通过促进血小板聚集,缩短凝血时间而达到止血效果。
2、散寒止痛艾叶辛散温通,能祛除体内寒邪。对于寒邪凝滞导致的痛经、少腹冷痛,可制成艾条进行艾灸,通过热力渗透缓解疼痛。现代研究显示其挥发油成分具有舒张血管作用。
3、祛湿止痒艾叶煎汤外洗可燥湿杀虫,常用于治疗阴痒、湿疹、疥癣等皮肤疾患。其含有的桉油精等成分具有抗过敏作用,能减轻皮肤瘙痒症状,但需注意浓度避免刺激。
4、安胎针对冲任虚寒引起的胎动不安,艾叶能温暖胞宫。常与桑寄生、续断等补肾安胎药物配伍使用,通过调节子宫平滑肌张力达到保胎作用,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5、抗菌抗病毒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艾叶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其活性成分桉叶素可通过破坏微生物细胞膜结构发挥消杀效果,但临床多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艾叶使用时需注意辨证施治,阴虚血热者慎用。外用时避免接触黏膜,过敏体质者需先做皮肤测试。药用剂量应遵医嘱,孕妇使用安胎方剂前需经专业中医师评估体质。日常保存应置于阴凉干燥处,防止有效成分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