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颜色发红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泌尿系统感染、结石、肾炎或肿瘤等疾病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诊查明病因。
1、生理性原因食用红心火龙果、甜菜根等含天然色素的食物后,其中的色素成分可能无法被人体完全代谢,部分会随尿液排出,导致尿液短暂性发红。服用利福平、氨基比林等药物时,药物代谢产物也可能使尿液呈红色,这种情况通常在停止摄入相关食物或药物后1-2天内自行消失。
2、泌尿系统感染或结石膀胱炎、尿道炎等感染性疾病可能导致泌尿系统黏膜充血、出血,血液混入尿液中可呈现洗肉水样或淡红色。泌尿系结石在移动过程中可能划伤输尿管或膀胱黏膜,引发肉眼血尿,常伴有腰部剧烈绞痛。此类情况需进行尿常规、超声检查等检查,感染时可以使用头孢克肟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治疗,结石直径小于0.6cm者可通过多饮水、服用排石颗粒促进排出。
3、肾炎或肿瘤急性肾小球肾炎可能因肾小球基底膜损伤导致红细胞漏出,出现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常伴水肿、高血压。膀胱癌、肾癌等泌尿系统肿瘤侵蚀血管时,可能引起无痛性全程血尿,需通过膀胱镜、CT等检查确诊。确诊后需根据病情采取免疫抑制剂治疗或手术切除等干预措施。
若排除饮食或药物因素后仍持续出现红色尿液,建议及时到泌尿外科就诊,完善尿红细胞形态分析、泌尿系造影等检查。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每日饮水量在2000ml以上,避免长时间憋尿,观察尿液颜色变化时需排除女性月经期经血混入尿液的干扰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