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一种因尿酸代谢异常导致的代谢性疾病,常表现为关节突发剧烈疼痛、红肿和活动受限。该病与体内尿酸水平升高并形成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周围组织有关。
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的产物,当嘌呤摄入过多或排泄减少时,血液中尿酸浓度超过饱和点,就会析出针状结晶沉积在关节腔,这些结晶会引发免疫细胞释放炎症因子,导致关节滑膜及周围组织出现急性炎症反应。典型发作部位是第一跖趾关节,也可累及踝、膝等大关节。急性发作期常于夜间突发刀割样疼痛,伴有局部皮肤温度升高和暗红色改变。若长期未规范治疗,可能形成痛风石结节,造成关节畸形和肾功能损害。
确诊痛风需及时到风湿免疫科就诊,通过血尿酸检测、关节超声检查或双能CT等检查明确诊断。急性期可以使用依托考昔片、秋水仙碱片等药物控制炎症,缓解期需规律服用非布司他片、苯溴马隆片等降尿酸药物。日常需保持低嘌呤饮食,限制海鲜、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摄入,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2000毫升以上促进尿酸排泄。需注意避免突然受凉或关节损伤等诱发因素,同时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