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的发病原因一般有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免疫功能受损、空气传播接触。当人体吸入含菌飞沫后,免疫功能正常者可能形成潜伏感染,在抵抗力降低时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
1、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这是肺结核发生的根本原因。该细菌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后,被巨噬细胞吞噬但未被完全杀灭,形成结核结节。细菌在体内缓慢增殖,当菌量超过机体防御能力时,会导致干酪样坏死和空洞形成,出现咳嗽、咯血等典型症状。
2、免疫功能受损HIV感染者发生结核病的风险是健康人群的20-30倍。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患者,其体内CD4+T淋巴细胞功能受抑制,难以有效控制结核菌增殖。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高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繁殖,且白细胞趋化功能减弱。
3、空气传播接触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会产生直径1-5μm的含菌飞沫核,这些微粒可在空气中悬浮数小时。密闭通风不良的空间如监狱、集体宿舍等,会使密切接触者的感染概率提高至30%-40%。
出现持续咳嗽、午后低热、夜间盗汗等症状时,应及时到传染病专科医院进行痰涂片、结核菌素试验等检查。确诊后需严格遵循早期、联合、规律、全程的治疗原则,规范使用抗结核药物可有效阻断传播链。建议密切接触者接受潜伏感染筛查,婴幼儿应按计划接种卡介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