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细胞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上皮组织肿瘤,属于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一种。其细胞体积较小,细胞核深染且胞质稀少,显微镜下可见密集排列的肿瘤细胞。这种癌症具有侵袭性强、增殖速度快的特点,容易通过血液和淋巴系统发生早期转移。
小细胞癌最常见于肺部,占全部肺癌病例的13-15%,与长期吸烟存在显著相关性。除肺脏外,该类型肿瘤也可发生在食管、前列腺、膀胱等器官,但发生率较低。病理特征上,肿瘤细胞会异常表达多种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如突触素、嗜铬粒蛋白等,这些特征有助于病理学确诊。相较于非小细胞癌,该类型对放化疗敏感度较高,但易产生耐药性且复发率较高。
临床数据显示,约70%患者确诊时已发生纵隔淋巴结或远处器官转移,常见转移部位包括肝脏、骨骼和脑组织。五年生存率在局限期约为20%,广泛期则不足3%。目前治疗方案多采用依托泊苷联合铂类药物的化疗方案,配合放射治疗可提高局部控制率。对于脑转移的预防性全脑照射仍有争议,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