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缠腰疱疹是带状疱疹的俗称,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主要累及皮肤和神经。该病好发于免疫力低下人群,典型表现为单侧带状分布的疼痛性水疱。
1、疾病定义与病因
蛇缠腰疱疹属于病毒性皮肤病,病原体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病毒可长期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可重新激活并沿神经纤维扩散至皮肤,引发特征性皮损。常见诱因包括高龄、疲劳、恶性肿瘤或使用免疫抑制剂。
2、典型症状及特点
发病初期常有低热、乏力等前驱症状,随后出现沿神经节段分布的灼痛或刺痛。3-5天后相应皮肤区域出现簇集性红色丘疹,迅速演变为透明水疱,呈带状排列且不跨越身体中线。胸背部、腰腹部为好发部位,严重者可累及眼部和耳部神经。
3、治疗与预防措施
急性期需在发病72小时内使用阿昔洛韦、泛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疼痛明显者可联用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神经痛治疗药物。局部可外涂炉甘石洗剂预防感染。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可将发病率降低90%以上,50岁以上人群建议接种。
本病水疱液含有活性病毒,未患过水痘者接触可能感染水痘。患者应避免抓挠皮损,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出现剧烈疼痛或眼部受累时需立即就医,早期干预可有效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