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通常由股骨头血液供应中断导致骨细胞死亡引起,可能与外伤、长期使用激素、酗酒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出现髋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1、外伤
股骨颈骨折或髋关节脱位可能损伤股骨头供血血管,导致骨组织缺血坏死。患者常伴有髋部肿胀、无法负重行走等症状。X线或磁共振检查可明确诊断,早期可通过髓芯减压术减轻骨内压,促进血供恢复。
2、长期使用激素
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增加血液粘稠度,抑制成骨细胞活性,进而诱发股骨头坏死。这类患者需遵医嘱调整激素用量,同时使用阿仑膦酸钠片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配合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3、酗酒
长期过量饮酒会导致脂质代谢紊乱,形成骨髓内脂肪栓子堵塞血管。这类患者需严格戒酒,疼痛明显时可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同时进行髋关节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
出现髋部持续性疼痛或跛行应及时就诊,早期可通过核素骨扫描发现病变。治疗期间需拄拐减轻患肢负重,每日进行直腿抬高训练维持肌力。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避免吸烟及摄入高脂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