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什么是关节镜

曹凯 骨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关节镜是一种用于诊断和治疗关节疾病的微创医疗技术,属于内窥镜的一种。它通过小切口将摄像系统和精密器械引入关节内,帮助医生直观观察病变并实施手术操作,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1、定义与原理

关节镜由镜头、光源、摄像系统和操作器械组成。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在皮肤做5-10毫米的小切口,将直径约4毫米的镜体插入关节腔内,将内部结构放大2-4倍后传输至显示器,医生可清晰观察软骨、滑膜、韧带等组织的细微病变。

2、主要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膝关节(占75%)、肩关节、踝关节等部位的诊疗。诊断方面可明确磁共振难以判断的软骨软化、滑膜病变;治疗方面可进行半月板修整、交叉韧带重建、游离体取出等手术,近年还应用于腕关节三角纤维软骨修复等精细操作。

3、适应症范围

适用于反复关节肿胀、交锁、不明原因疼痛的患者。具体包括半月板损伤(占关节镜手术40%)、骨关节炎清理、关节内骨折复位、滑膜切除等。对于血友病性关节炎等特殊病例,也可通过关节镜进行滑膜消融。

4、技术优势

相比传统开放手术,出血量减少80%以上,术后住院时间缩短至1-3天。临床数据显示,膝关节镜术后患者平均2周可恢复日常活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2%。疤痕仅留2-3个微小切口,符合现代美容需求。

5、注意事项

需由具备关节专科资质的医师操作,三级医院年手术量需达200例以上保障安全性。术后需遵循阶梯康复计划,早期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6周内避免负重。感染、严重骨质疏松患者需谨慎评估手术指征。

出现持续性关节疼痛或活动障碍时,建议及时到骨科专科就诊。医生会根据体格检查、影像学评估结果,结合患者年龄、活动需求等综合判断是否适合关节镜治疗。术后应严格遵循康复指导,定期复查确保功能恢复,通常90%以上患者术后1年可恢复伤前运动水平。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