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的使用方法主要包括皮下注射、注射部位选择、注射时间安排、剂量调整以及正确储存等。根据不同的胰岛素类型和患者个体情况,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注射方案,患者需遵医嘱规范使用。
1、皮下注射胰岛素通常需要通过皮下注射的方式给药。使用前需检查药液是否澄清,确认无结晶或浑浊后,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注射时应捏起皮肤,以45-90度角进针,推注完成后需停留10秒再拔出针头,确保药液完全注入皮下组织。
2、注射部位选择常用注射部位包括腹部(脐周5cm外)、大腿外侧、上臂外侧和臀部外上侧。不同部位吸收速度存在差异,腹部吸收最快,臀部吸收较慢。需定期轮换注射部位,避免同一区域反复注射导致脂肪增生。
3、注射时间安排速效胰岛素(如门冬胰岛素)需餐前立即注射;短效胰岛素(如常规胰岛素)应在餐前30分钟注射;中效胰岛素(如低精蛋白锌胰岛素)通常每日两次注射;长效胰岛素(如甘精胰岛素)需每天固定时间注射。预混胰岛素需根据具体类型调整注射时间。
4、剂量调整初始剂量需根据体重、血糖水平和胰岛功能确定,通常起始剂量为0.3-0.8U/kg/d。治疗过程中需根据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值进行动态调整,患者不可自行增减剂量,需在医生指导下逐步优化治疗方案。
5、正确储存未开封的胰岛素需冷藏于2-8℃环境,避免冷冻。已开封的胰岛素在室温(不超过25℃)下可保存28天,使用中的胰岛素笔不应冷藏。需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外出携带时使用专用保温袋,乘坐飞机时不可托运。
使用胰岛素期间需定期监测血糖变化,掌握正确的注射技术。若出现心慌、出汗等低血糖症状,应立即进食含糖食物。注射装置需专人专用,避免交叉使用。建议每3个月复查胰岛功能,及时与内分泌科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任何剂型或品牌的更换都需在医疗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