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怎么熬中药才是正确的

吕娅萍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正确熬制中药需要掌握器具选择、浸泡时间、火候控制、煎煮方法及保存等步骤,建议遵医嘱操作。以下是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

1. 选择合适器具

建议使用砂锅或陶瓷锅,这类材质化学性质稳定,受热均匀且不易与药物成分发生反应。避免使用铁、铝等金属器皿,以免影响药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2. 浸泡药物

煎煮前将药物放入容器内,加入常温饮用水完全浸没药材,水面高出药面2-3厘米。一般需浸泡30-60分钟,使药材充分吸水膨胀,便于有效成分析出。含种子、果实类药材可适当延长浸泡时间。

3. 控制火候与时间

先用武火(大火)快速煮沸,后转为文火(小火)维持微沸状态。解表类药物(如桂枝、薄荷)煮沸后煎10-15分钟即可,补益类药物(如人参、熟地黄)需文火慢煎40-60分钟。矿物类药材(如石膏)需先煎20分钟再下其他药物。

4. 煎煮次数与方法

常规药物煎煮两次,首次煎煮后滤出药液,再次加水至淹没药面1-2厘米进行二煎。两次药液混合后分次服用。特殊药材需注意后下(如大黄在煎煮结束前5分钟加入)、包煎(如车前子装入纱布袋)等处理方式。

5. 过滤与保存

煎煮完成后立即用纱布或滤网过滤药渣,避免药液过度浓缩。未及时服用的药液应密封冷藏,保存时间不超过24小时,服用前需重新煮沸。含动物蛋白或高糖分的药液容易变质,建议当日服用完毕。

需注意,部分特殊药材(如附子、乌头类)需遵医嘱进行先煎减毒处理,且煎煮器具使用后要及时清洗避免残留。煎药过程中不可随意揭开锅盖,挥发性成分较多的药物(如藿香)需加盖煎煮。若发现药液浑浊或气味异常应停止使用。为保证用药安全,建议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完成煎煮流程。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