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活疫苗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病原体灭活后制成的生物制剂,其特点是保留病原体的免疫原性但失去复制能力。这类疫苗通常具有安全性较高、适用人群广泛、需多次接种加强免疫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预防多种传染病。
1、制造工艺灭活疫苗的制备需要先筛选合适的病原体毒株,通过细胞培养或动物胚胎增殖大量病原体,再使用β-丙内酯、甲醛等灭活剂处理,最后通过纯化去除杂质。例如流感疫苗需在鸡胚中培养病毒,脊髓灰质炎疫苗则采用Vero细胞培养技术。
2、免疫特点由于病原体失去活性,灭活疫苗不会引发实际感染,但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和记忆细胞。其免疫应答以体液免疫为主,通常需接种2-3剂基础免疫,并定期加强接种以维持保护效力,如狂犬病疫苗需要多剂次接种。
3、应用范围此类疫苗适用于所有年龄段人群,包括免疫缺陷者。目前已上市的灭活疫苗包括甲肝疫苗、手足口病EV71疫苗、百白破疫苗中的百日咳组分等。在新冠疫情防控中,灭活疫苗因其稳定性成为大规模接种的重要选择。
4、储存运输相较于mRNA疫苗,灭活疫苗通常只需2-8℃冷藏保存,更适合冷链条件欠完善的地区。但某些品种如乙脑灭活疫苗,在37℃环境下可保持稳定性达4周,这为其在热带地区的应用提供了便利。
5、接种注意事项接种前需确认无急性发热性疾病,对疫苗成分过敏者禁用。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红肿、低热等,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低于百万分之一。接种后建议留观30分钟,出现高热或持续不适需及时就医。
接种疫苗后仍需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因为任何疫苗的保护效力都不是100%。特殊体质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接种方案,完成全程接种后可根据抗体检测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补种。若在接种后出现异常反应,应及时向接种单位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