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溶血的表现有什么

汤多壮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溶血的表现主要包括血红蛋白尿、黄疸、贫血、发热及腰背痛、脾肿大等,具体症状可能因溶血程度和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

1、血红蛋白尿

溶血时红细胞破裂,大量血红蛋白释放入血,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会随尿液排出形成血红蛋白尿。尿液可呈酱油色或浓茶色,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尿量减少。

2、黄疸

红细胞破坏后释放的胆红素增多,超出肝脏代谢能力,会引起皮肤、巩膜黄染。急性溶血时黄疸可能迅速加重,慢性溶血者黄疸程度相对较轻但持续存在。

3、贫血

红细胞大量破坏会导致血红蛋白浓度下降,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活动后心悸及气促等症状。贫血程度与溶血速度和代偿能力相关。

4、发热及腰背痛

急性血管内溶血时,大量红细胞破坏可引发寒战、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同时,血红蛋白沉积可能刺激肾脏或血管,导致腰背部酸痛或腹痛。

5、脾肿大

慢性溶血患者因红细胞破坏场所主要在脾脏,长期溶血会导致脾脏代偿性增大,部分患者可在左侧肋缘下触及肿大的脾脏,可能伴有腹部胀满感。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胆红素水平及尿常规等,明确是否存在溶血。日常生活中需避免剧烈运动、感染、药物等可能诱发溶血的因素,确诊后应严格遵循医嘱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