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抗抑郁药主要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等类型,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1、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突触前膜对5-羟色胺的再摄取,增加突触间隙的5-羟色胺浓度,从而改善抑郁症状。常用药物包括氟西汀、舍曲林、帕罗西汀等,适用于抑郁症、焦虑症等疾病,部分药物还可用于强迫症治疗。
2、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此类药物可同时抑制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对伴有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效果较好。代表性药物有文拉法辛、度洛西汀,需注意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
3、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米氮平属于该类药物,通过增强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传递发挥作用,具有镇静作用,适用于伴有失眠症状的抑郁症患者。
4、5-羟色胺受体拮抗和再摄取抑制剂曲唑酮是典型代表,具有调节睡眠和抗焦虑作用,常用于抑郁症伴随睡眠障碍的情况,需注意体位性低血压等副作用。
5、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多塞平等传统药物,通过抑制多种神经递质再摄取发挥作用,但因抗胆碱能副作用较大,现多作为二线用药,适用于难治性抑郁症。
使用抗抑郁药物需严格遵循医嘱,根据个体症状、药物反应及潜在副作用制定治疗方案。治疗期间应定期复诊评估疗效,切忌自行调整剂量或突然停药。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症状加重,应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