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EB病毒后,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皮疹、肝脾肿大等症状,但具体表现存在个体差异。部分患者可能仅出现轻微不适,而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
1、发热EB病毒感染常引起持续性发热,体温可达38-40℃,通常持续1-2周。发热可能伴随畏寒、乏力等全身症状,婴幼儿可能出现高热惊厥。退热药物如布洛芬混悬液可暂时缓解体温升高。
2、咽痛约80%患者会出现明显咽部炎症,表现为咽峡部充血、扁桃体肿大,表面可见灰白色渗出物。吞咽时疼痛加剧可能影响进食,严重者可能出现会厌水肿导致呼吸困难。
3、淋巴结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最为常见,表现为双侧对称性、无粘连的肿大淋巴结,直径可达2-3cm,触诊有轻度压痛。腋窝、腹股沟淋巴结也可能受累,但极少出现化脓性改变。
4、皮疹约10%患者在病程第4-10天出现斑丘疹样皮疹,常见于躯干和上肢。若误用氨苄西林等抗生素,皮疹发生率可增至90%,表现为弥漫性红色斑疹,通常无瘙痒感。
5、肝脾肿大约50%患者出现轻度肝脾肿大,表现为右上腹隐痛或触诊时肋下可及。肝功能检查可能显示转氨酶轻度升高,但急性肝衰竭较为罕见,脾肿大患者需警惕外伤性脾破裂风险。
EB病毒感染后应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脾破裂。饮食建议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辛辣刺激。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意识改变或腹部剧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进行血常规、肝功能及超声检查,必要时进行抗病毒治疗。育龄期女性感染后建议避孕3-6个月,因病毒可能通过垂直传播影响胎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