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硬化是由长期过量饮酒引起的慢性进行性肝病,属于肝硬化的常见类型之一。其特点是肝细胞反复受损后出现广泛纤维化、结构异常和再生结节形成,最终导致肝功能减退及门静脉高压症。
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生与乙醇代谢产物对肝细胞的直接毒性有关。长期酗酒会促使肝细胞脂肪变性,引发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进而激活肝星状细胞产生大量胶原纤维。随着纤维组织不断增生,正常的肝小叶结构被破坏,形成不可逆的病理改变。患者早期可能仅有乏力、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后期则会出现腹水、黄疸、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确诊需结合饮酒史、肝功能检查、超声或CT等影像学评估。治疗关键在于立即戒酒,并配合营养支持改善肝功能。若出现并发症,可遵医嘱使用普萘洛尔降低门脉压力,呋塞米缓解腹水,或乳果糖调节肠道菌群。日常生活中需严格禁酒,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出现异常时及时就医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