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作为一味中药,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止带止痒以及凉血止血等功效与作用,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清热燥湿黄柏性寒味苦,归肾、膀胱经,能够清除体内湿热邪气。对于湿热蕴结引起的泻痢、黄疸等症状,常与黄连等配伍使用。其有效成分可抑制肠道致病菌,改善湿热导致的腹泻、腹痛。
2、泻火解毒该药擅长清泻下焦实火,对热毒疮疡、湿疹等皮肤病症有治疗效果。现代研究显示其含有的生物碱成分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常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和泌尿系统感染,常与黄芩、栀子同用。
3、除骨蒸针对阴虚火旺引起的骨蒸潮热、盗汗等症,黄柏能滋阴降火。在经典方剂知柏地黄丸中,与知母配伍可增强退虚热功效,适用于更年期综合征等阴虚火旺证候。
4、止带止痒对于湿热下注导致的带下黄稠、阴部瘙痒等妇科病症,黄柏可配伍苍术组成二妙散。其燥湿作用能改善阴道炎、外阴炎等疾病引发的异常分泌物和瘙痒症状。
5、凉血止血黄柏入血分而清热凉血,可用于血热妄行引起的吐血、衄血。现代药理学证实其具有缩短凝血时间的作用,但临床多与其他止血药配伍使用。
需注意黄柏药性苦寒,易伤脾胃阳气,脾胃虚寒者慎用。使用前应经中医辨证,不可自行长期大量服用。煎服剂量一般为3-12克,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正在服用其他药物的患者需告知医师,避免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