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D筛查是一种用于检测结核杆菌感染的皮肤试验,主要成分是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该筛查通常用于辅助诊断结核感染、评估感染风险以及监测疫苗接种效果,适用于结核病疑似患者、密切接触者及高危人群。
1、筛查原理
PPD筛查通过在前臂皮内注射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观察局部皮肤反应。若机体曾感染结核杆菌或接种过卡介苗,免疫系统会对结核菌素产生特异性反应,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红肿、硬结等表现。这种反应通常在注射后48-72小时达到高峰。
2、适用人群
PPD筛查主要适用于结核病疑似患者、与活动性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免疫功能低下者以及医护人员等高风险人群。此外,部分国家或地区在儿童接种卡介苗前,也会通过PPD试验评估接种必要性。
3、结果解读
阳性结果通常表现为注射部位硬结直径≥5mm,提示可能存在结核杆菌感染或既往卡介苗接种史。强阳性反应(硬结≥15mm或出现水疱)需警惕活动性结核病可能。阴性结果可能与未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或试剂失效有关,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筛查完成后应避免抓挠注射部位,保持局部清洁。若结果呈阳性,需进一步进行胸部X线、痰涂片等检查以排除活动性结核。阴性结果者若存在持续咳嗽、低热等症状,仍需就医复查。所有检测结果均需由专业医生结合个体情况评估,不可自行诊断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