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特点主要包括传染源多样、传播途径广泛、人群普遍易感、季节性强以及传播速度快等。这些特点使得此类疾病容易在人群中扩散,需加强预防措施。
1、传染源多样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源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和病原携带者。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呼吸道分泌物中的病原体可通过飞沫排出。部分处于潜伏期或恢复期的携带者虽无症状,但仍具有传染性,如流感病毒携带者在症状出现前24小时即可传播。
2、传播途径广泛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是指直径大于5微米的含病原体颗粒在1米范围内直接进入他人黏膜;空气传播则指飞沫蒸发后形成的飞沫核(如结核杆菌、麻疹病毒)可悬浮数小时,通过通风系统远距离传播。此外,接触被污染的物体表面后触摸口鼻也可造成间接传播。
3、人群普遍易感由于呼吸道黏膜是病原体入侵的主要门户,且多数人缺乏特异性免疫力,各年龄段人群均可能感染。婴幼儿、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者更易发展为重症,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在2岁以下儿童中易引发毛细支气管炎。
4、季节性强冬春季节发病率显著升高,这与低温环境下人群室内聚集、空气流通差有关。例如流行性感冒通常在11月至次年3月高发,寒冷干燥气候利于病毒在空气中存活。但部分疾病如肺结核全年均可发生。
5、传播速度快病原体可通过气溶胶在密闭空间快速扩散,1例麻疹患者可传染12-18人。学校、医疗机构等集体单位易发生聚集性疫情,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基本再生数(R0)可达9.5,显示极强传播力。
为降低感染风险,建议在疾病流行季节保持室内通风,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时佩戴医用口罩,养成勤洗手的卫生习惯。易感人群可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获得特异性免疫保护,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做好隔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