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检查通常被称为粪便常规检查或粪便分析,主要包括常规检查、隐血试验、病原体检测等项目,具体需根据病情选择。
1、常规检查
主要观察粪便的颜色、性状、气味以及有无寄生虫等。例如,腹泻患者可通过检查判断是否存在脂肪泻或脓血便,而便秘者可能发现硬结便。若检测到虫卵或成虫,可辅助诊断蛔虫、绦虫等寄生虫感染。
2、隐血试验
通过化学或免疫学方法检测粪便中微量血液,适用于消化道出血筛查。胃溃疡患者可能呈现间歇性阳性,结肠癌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阳性。该检查需提前避免食用动物血制品,以防假阳性。
3、病原体检测
包括细菌、病毒、原虫等微生物检测。细菌性痢疾患者可检出志贺菌,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粪便中能检测病毒抗原。艰难梭菌毒素检测常用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诊断,阿米巴滋养体检查可确诊阿米巴痢疾。
留取粪便样本时需注意使用清洁容器,避免尿液混入,采样后2小时内送检。若检查结果异常,建议到消化内科就诊,结合结肠镜、血液检查等进一步明确病因。对于持续性腹泻、血便或伴有发热、消瘦等症状者,应及时完善相关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