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假囊肿是胰腺炎或胰腺损伤后形成的包裹性液体积聚,其囊壁由纤维组织或肉芽组织构成,缺乏真正的上皮细胞衬里。这种囊肿多因胰腺组织坏死、胰液外渗被周围组织包裹而形成。
胰腺假囊肿的形成通常与急性或慢性胰腺炎、胰腺外伤、胰腺手术等有关。胰腺发生炎症或损伤时,胰管破裂导致胰液外漏,周围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并逐渐形成纤维性囊壁包裹积液。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部疼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较大的囊肿可能压迫周围器官,引起黄疸、肠梗阻等并发症。部分假囊肿可能合并感染、破裂或出血,严重时危及生命。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磁共振成像,必要时进行囊肿穿刺以明确性质。
对于胰腺假囊肿的治疗,需根据囊肿大小、症状及并发症决定。较小的无症状囊肿可观察随访,部分可自行吸收。直径超过6厘米或存在压迫症状的囊肿,常需经皮穿刺引流、内镜下引流或外科手术切除。若合并感染,需在引流基础上使用抗生素治疗。患者应避免饮酒及高脂饮食,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囊肿变化。
若确诊胰腺假囊肿,建议在消化内科或普外科医生指导下制定治疗方案。日常注意监测症状变化,如出现剧烈腹痛、发热或黄疸等表现,需立即就医。慢性胰腺炎患者需积极控制原发病,减少胰腺反复损伤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