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巴有异味口臭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口腔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扁桃体结石以及鼻窦炎等病理性原因有关,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1、生理性原因食用大蒜、洋葱等含硫化合物食物后,其分解产物会通过口腔黏膜排出。此外睡眠时唾液分泌减少导致口腔自洁能力下降,或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均会使口腔残留物质发酵产生异味。这类情况通过加强刷牙、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后,气味多能自行缓解。
2、口腔疾病龋齿形成的窝洞容易滞留食物残渣,牙周炎患者的牙周袋内会积聚大量厌氧菌,这些细菌分解蛋白质产生硫化氢等挥发性硫化物。舌苔过厚时脱落的细胞碎屑也会成为细菌代谢的底物。此类患者常伴有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等症状,需通过超声波洁牙、龈下刮治等专业治疗,配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进行抑菌。
3、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等疾病会导致胃酸及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其中的消化酶和未完全消化的食物经口腔呼出时会产生酸腐味。这类患者多伴有上腹痛、反酸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多潘立酮片、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治疗原发病。
4、扁桃体结石或鼻窦炎扁桃体隐窝内脱落的细胞和食物残渣钙化形成的结石会散发腐败气味,鼻窦炎患者的脓性分泌物经后鼻孔流入咽喉部也会引起异味。前者可通过咽喉检查发现黄白色颗粒物,后者常伴随鼻塞、流脓涕症状,需分别采用生理氯化钠溶液冲洗或鼻窦负压置换治疗。
若调整饮食结构并加强口腔护理后口臭仍持续存在,建议到口腔科、消化内科或耳鼻喉科就诊。通过牙周探诊、胃镜检查、鼻窦CT等检测手段明确病因后,针对性地进行洁牙、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或鼻窦穿刺冲洗等处置,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后症状可有效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