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的症状主要包括腹泻、腹痛、发热、恶心呕吐以及黏液血便等,具体表现可能因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
1、腹泻肠炎患者常出现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呈水样,主要由于肠道黏膜受炎症刺激导致吸收功能下降,同时肠道蠕动加快引起排泄增多。感染性肠炎可能伴随恶臭或泡沫样便。
2、腹痛炎症刺激肠道平滑肌痉挛或肠壁充血水肿,可引起脐周或下腹部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隐痛,排便后可能短暂缓解,部分患者会出现腹部压痛。
3、发热细菌或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肠炎常伴随体温升高,体温可达38-39℃,严重感染时可能出现寒战,与病原体释放毒素激活免疫反应有关。
4、恶心呕吐炎症反应可能影响胃肠功能,导致胃排空延迟或胃肠逆蠕动,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能含有胆汁。
5、黏液血便当炎症累及肠黏膜深层或引发溃疡时,粪便中可能混有黏液、脓液或血液,尤其是细菌性痢疾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较为常见。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避免进食辛辣、生冷食物,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若腹泻持续超过3天、出现高热不退或明显血便,需及时就医进行粪便常规、血常规等检查,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