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打桩是一种常见的牙科修复治疗手段,主要用于根管治疗后的牙齿修复。它通过将桩核结构嵌入牙根内部,为后续的牙冠修复提供支撑和固位,从而恢复牙齿的正常形态和咀嚼功能。
1、加固残存牙体牙齿经过根管治疗后,牙体组织因龋坏或治疗创伤变得薄弱易折。桩核可深入牙根内部,分散咬合力至牙根,降低剩余牙冠部分发生折裂的风险。临床数据显示,未进行打桩的根管治疗牙体折裂率高达21-35%,而打桩后可降至5%以下。
2、重建咬合功能当牙齿缺损范围超过牙冠的1/2时,单纯补牙难以承受正常咀嚼压力。桩核系统通过金属或纤维增强结构,可承受300-500N的咬合力,为全冠修复提供稳定的力学支撑。特别是前牙区修复时,纤维桩的弹性模量更接近牙本质,能有效减少根折风险。
3、改善修复效果桩核制作需根据牙根形态进行个性化预备,常规预备深度为根长的2/3,保留至少4mm根尖封闭区。钴铬合金桩核适用于后牙区高强度需求,氧化锆全瓷桩则能满足前牙美学修复要求。数字化CAD/CAM技术可实现0.02mm精度的桩核制作,显著提升修复体密合度。
进行牙齿打桩前需完善根管治疗,确保根尖周组织健康。术后需避免咀嚼硬物,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师根据具体牙体条件制定个性化修复方案,以延长修复体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