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解脲支原体感染是由解脲支原体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性疾病,属于非淋菌性尿道炎范畴。该病原体可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间接接触或母婴垂直传播。感染后可能引发尿道炎、前列腺炎等疾病。
1.疾病定义解脲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可寄生于泌尿生殖道黏膜。男性感染后病原体主要侵犯尿道黏膜,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属于性传播疾病的一种类型。其潜伏期多为1-3周,与机体免疫力密切相关。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无保护性行为传播,性伴侣携带病原体时感染风险显著增高。间接接触被污染的浴巾、坐便器等也可能造成传播,但概率较低。新生儿可通过产道感染,引发结膜炎或肺炎。
3.症状表现典型症状包括尿道刺痒感、排尿灼痛,晨起可见尿道口稀薄分泌物。部分患者出现会阴部坠胀、尿频尿急等症状。约30%感染者呈无症状携带状态,但仍具有传染性。
4.诊断方法临床常采用尿道拭子核酸检测,阳性结果可确诊。尿常规的检查可见白细胞增多,但特异性较低。需与淋球菌性尿道炎进行鉴别诊断,后者分泌物多为脓性且量多。
5.治疗方法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治疗期间需禁欲,性伴侣应同步治疗。慢性感染者可结合前列腺按摩、微波理疗等物理疗法,疗程通常持续2-4周。
该病具有反复发作特点,建议在出现排尿异常时及时进行病原体检测。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用药,避免擅自停药导致耐药性。保持外阴清洁干燥、使用避孕套等措施可有效预防感染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