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抑郁症的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常用药物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等,患者需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方案。
1.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神经细胞对5-羟色胺的再摄取,提高突触间隙神经递质浓度,从而改善抑郁情绪。常见药物包括盐酸氟西汀片、盐酸舍曲林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等,适用于轻中度抑郁发作,可能出现恶心、头痛等不良反应。
2.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此类药物可同时调节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对伴有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效果较好。常用药物有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度洛西汀肠溶胶囊等,使用时需监测血压及心率变化。
3.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米氮平片通过增强去甲肾上腺素能和5-羟色胺能神经传导发挥作用,具有镇静作用,适用于伴有失眠、食欲减退的抑郁症患者,需注意体重增加的风险。
4.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再摄取抑制剂安非他酮缓释片通过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再摄取改善抑郁症状,对性功能影响较小,可能引发口干、多汗等反应,癫痫患者禁用。
5.三环类抗抑郁药盐酸阿米替林片、氯米帕明片等传统药物通过抑制单胺类神经递质再摄取起效,因抗胆碱能副作用较明显,现多作为二线用药,使用时需定期监测心电图。
抑郁症患者应严格遵医嘱规范用药,避免自行增减药量或突然停药。治疗期间需保持规律作息,配合认知行为治疗等心理干预措施。若出现情绪波动加剧或自杀倾向时,应及时联系主治医师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需住院观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