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酸痛可能是生理性因素所致,也可能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泌尿系统疾病等病理性原因有关。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或过度劳累可能引发腰部酸痛,但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警惕疾病因素。
1、生理性原因腰部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或突然剧烈运动,可能导致肌肉持续紧张或轻微拉伤,从而出现酸痛感。这种情况通常通过充分休息、局部热敷按摩后即可缓解,无需特殊治疗。
2、腰肌劳损慢性积累性损伤是主要原因,常见于长期弯腰工作者。患者可能出现腰部弥漫性疼痛,晨起时症状明显,活动后减轻但过度劳累后加重。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配合微波治疗等物理疗法。
3、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退变合并外力损伤是主要诱因,典型表现为腰痛伴下肢放射性疼痛。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片、甲钴胺片等药物,严重神经压迫者可考虑椎间孔镜手术等微创治疗。
4、泌尿系统疾病肾结石、肾盂肾炎等疾病可能引发腰部持续性钝痛或绞痛,多伴有排尿异常、发热等症状。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如肾结石直径小于6mm可服用排石颗粒,较大结石需体外冲击波碎石;细菌感染引起的肾炎需使用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
日常应注意保持正确坐姿,避免久坐久站,建议每1小时起身活动。若腰痛持续超过3天不缓解,或出现下肢麻木、排尿困难等情况,需及时到骨科或泌尿科就诊,通过CT、尿常规等检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