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脑瘫儿的早期症状

张旭中 儿科 副主任医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三甲

脑瘫儿的早期症状通常包括运动发育迟缓、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原始反射消退延迟以及伴随症状等。家长需密切观察婴幼儿的发育情况,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1、运动发育迟缓

脑瘫患儿在运动发育方面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例如,正常婴儿3个月可抬头,而患儿可能到4-6个月仍不能稳定抬头;正常6个月可独坐,患儿可能到8-10个月仍无法完成。这些运动里程碑的延迟是较易察觉的早期信号。

2、肌张力异常

约70%患儿存在肌张力改变,可表现为四肢僵硬(肌张力增高)或肢体松软(肌张力低下)。家长换尿布时可能发现婴儿下肢难以分开,或抱起时感觉身体异常绵软,这些体征往往在出生后3-6个月逐渐显现。

3、姿势异常

患儿常出现异常姿势,如仰卧时头部过度后仰呈角弓反张状,坐立时呈现拱背姿势。部分婴儿会出现非对称性姿势,如持续偏向一侧的"击剑样"体位,这些异常姿势在清醒状态下持续存在。

4、原始反射消退延迟

正常新生儿的拥抱反射、握持反射等原始反射应在4-6个月消退。脑瘫患儿这些反射可能持续存在至6个月以上,同时伴随保护性反射(如降落伞反射)发育延迟,影响正常运动模式建立。

5、伴随症状

约30%-50%患儿早期可能出现喂养困难,表现为吸吮无力、吞咽协调障碍等。部分婴儿会出现异常哭闹、易激惹或过度安静,有些病例可能伴随异常的眼球运动或对视反应迟钝。

发现上述任何异常表现,建议尽早就医进行发育评估。儿科医生会通过全身运动质量评估、神经运动检查等手段进行筛查,必要时结合头颅MRI等影像学检查。早期诊断和康复干预可显著改善患儿预后,6个月前开始干预效果最佳。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