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脚跟痛可以通过休息与减少负重、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矫正器具以及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选择。
1、休息与减少负重长时间站立或剧烈运动引起的足底筋膜劳损或跟腱炎,需减少足部活动,避免穿硬底鞋或高跟鞋。体重较大者建议适当减重,降低足跟压力。日常可进行低冲击运动如游泳,缓解局部炎症反应。
2、物理治疗急性期疼痛可用冰袋冷敷15分钟,每日3-4次减轻肿胀。慢性疼痛建议温水泡脚配合足底筋膜牵拉训练,如用毛巾牵拉脚趾维持30秒。体外冲击波治疗可促进跟骨骨刺周围血液循环,需由专业医师操作。
3、药物治疗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凝胶等非甾体抗炎药。跟骨脂肪垫萎缩者可局部注射透明质酸钠改善缓冲功能。中成药如活血止痛胶囊需在中医辨证后使用。
4、矫正器具足弓异常者可使用定制矫形鞋垫分散足底压力,夜间穿戴足踝支具维持跖筋膜伸展状态。跟腱紧张者建议选择后跟杯加高的运动鞋,减少跟腱牵拉。
5、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无效的顽固性跟痛症,若影像学显示明显跟骨骨刺压迫神经血管,可考虑关节镜下骨赘切除术。跟腱止点钙化或断裂者需行跟腱修复术。
出现后脚跟持续疼痛建议及时至足踝外科就诊,通过X线、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避免自行长期服用止痛药物掩盖病情,糖尿病患者出现足跟痛需警惕神经病变或感染可能。治疗期间建议穿着缓冲性能好的运动鞋,每日进行足部肌肉力量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