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生理盐水冲洗以及手术治疗等,具体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病因遵医嘱选择。
1、药物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鼻窦炎需使用抗生素,常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伴有鼻塞者可短期使用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缓解症状,但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过敏性因素导致的鼻窦炎需联合氯雷他定片等抗组胺药,中重度炎症可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进行局部抗炎治疗。
2、生理盐水冲洗使用等渗或高渗盐水进行鼻腔冲洗能清除分泌物和过敏原,改善纤毛摆动功能。建议每日1-2次,冲洗时保持张口呼吸,冲洗器需定期消毒。水温控制在35-38℃为宜,避免刺激鼻黏膜。
3、黏液溶解促排剂桉柠蒎肠溶胶囊、欧龙马滴剂等药物可稀释黏液,促进鼻窦引流。用药期间需注意可能出现的胃肠道反应,建议餐后服用,疗程通常为2-4周。
4、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伴有鼻息肉或明显解剖异常者,可考虑功能性鼻内镜手术。通过开放窦口、清除病变组织恢复通气引流,术后需定期换药冲洗,复发率约为10-20%。合并眶内或颅内并发症者需急诊手术干预。
日常需保持环境湿度在50-60%,避免接触冷空气和过敏原。擤鼻时应单侧交替进行,避免用力过猛导致病原体扩散。若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头痛或视力改变等表现,应立即就诊排查并发症。治疗期间严格遵循医嘱规范用药,不可擅自停用抗生素或长期依赖减充血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