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表现

黄国明 心身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表现可能包括反复回忆创伤事件、回避相关刺激、情绪和认知改变、过度警觉反应以及其他伴随症状。这些症状通常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造成显著影响。

1、反复回忆创伤事件

患者会不自主地反复出现与创伤事件相关的痛苦记忆,例如脑海中突然闪现灾难场景、频繁做与创伤相关的噩梦。部分患者在特定情境下可能产生“闪回”体验,仿佛重新经历事件,并伴随强烈生理反应如心跳加速、出汗等。

2、回避相关刺激

患者会持续回避与创伤事件相关的人、地点、活动或物品,例如车祸幸存者拒绝乘车,地震经历者不愿进入高层建筑。部分人会回避讨论事件细节,甚至出现选择性遗忘重要创伤片段的情况。

3、情绪和认知改变

常见持续负性情绪状态,如恐惧、愤怒、羞耻感,以及对自身或世界的过度负性认知,例如认为“我不值得被爱”“世界极度危险”。患者可能出现情感麻木,对原本感兴趣的活动丧失热情,与他人产生疏离感。

4、过度警觉反应

表现为持续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可能出现易受惊吓、注意力难以集中、睡眠障碍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因细微刺激引发强烈反应,例如听到突然响声时出现剧烈惊跳反射,或长期保持过度防御姿态。

5、其他伴随症状

可能伴有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出现自伤或自杀意念。部分患者会通过物质滥用来缓解痛苦,儿童可能出现退行性行为如尿床、过度依恋等。

若出现上述症状且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建议及时前往精神心理科就诊。专业医生会通过临床访谈和评估量表进行诊断,并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心理治疗或药物干预方案。早期规范治疗能有效改善症状,帮助患者重建心理平衡。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