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原体检测以及腹腔镜检查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以明确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
1、妇科检查医生会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检查子宫及附件区是否存在压痛、宫颈举痛或盆腔包块。如果检查时发现宫颈有脓性分泌物、子宫体压痛明显,或附件区存在增厚、压痛,可提示盆腔炎的可能。
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C反应蛋白和血沉等炎症指标也会增高。阴道分泌物检查可观察白细胞数量及是否存在病原体感染,辅助判断炎症程度。
3、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能显示输卵管增粗、盆腔积液或输卵管卵巢脓肿等病变。对于病情复杂或诊断困难者,可能需要进行CT或MRI检查,进一步评估盆腔器官的结构异常。
4、病原体检测通过宫颈分泌物培养、核酸检测等方法,可明确淋病奈瑟球菌、沙眼衣原体等病原体感染。药敏试验有助于指导抗生素的选择,提高治疗针对性。
5、腹腔镜检查对于诊断不明确或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腹腔镜可直接观察盆腔脏器病变情况,并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该检查是诊断盆腔炎的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操作,需严格掌握适应症。
怀疑盆腔炎时应及时到妇科就诊,医生会根据症状体征初步判断,再结合检查结果综合诊断。患者需如实提供病史,检查前避免阴道用药或性生活,以免影响检测准确性。确诊后需遵医嘱规范治疗,防止病程迁延导致不孕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