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眼可能是由于长期摩擦或压迫引起,常见原因包括穿不合脚的鞋子、长时间站立或行走、足部畸形等。这些因素会导致皮肤局部增厚形成硬结,并伴随疼痛等症状。
1.穿不合脚的鞋子鞋子过紧或鞋底过硬会持续摩擦足部皮肤,尤其是脚趾、足跟等骨突部位。反复机械刺激使角质层异常增生,形成圆锥形角质栓压迫真皮层神经末梢,引起行走时刺痛。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水杨酸贴、维A酸乳膏等药物软化角质。
2.长时间站立或行走足部持续负重会增加局部压力,导致血液循环受阻。角质细胞代谢加快并堆积,最终形成鸡眼。这类患者需减少站立时间,必要时使用减压鞋垫,并配合尿素软膏、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复方苯甲酸软膏等外用药促进修复。
3.足部畸形拇外翻、扁平足等骨骼异常会使足部受力不均,某些区域压力集中。长期异常负荷刺激表皮增生,形成深在性鸡眼。此类患者需矫正畸形,如穿戴矫形支具,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切除。术后可联合外用乳酸铵霜、卡泊三醇软膏、他扎罗汀凝胶等防止复发。
若存在上述诱发因素,建议及时更换宽松鞋子并减少摩擦。避免自行修剪或撕扯鸡眼,尤其糖尿病患者处理不当可能引发感染。疼痛持续或影响行走时,应到皮肤科就诊接受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