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检查是通过检测血液中钠、钾、钙、镁、氯等离子的浓度,评估机体电解质平衡状态的常规检验项目。这些离子参与维持神经传导、肌肉收缩和体液酸碱平衡,其水平异常可能提示疾病或代谢紊乱。
1.钠离子检测钠是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阳离子,正常参考值为135-145mmol/L。血钠升高可能与脱水、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有关;血钠降低可见于大量出汗、腹泻或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等情况。
2.钾离子检测钾对维持心肌电生理活动至关重要,正常范围3.5-5.5mmol/L。高钾血症可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常见于肾功能衰竭;低钾血症多与利尿剂使用、呕吐或醛固酮增多症相关。
3.钙离子检测总钙正常值2.1-2.6mmol/L,其中约50%为游离钙。血钙升高可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或恶性肿瘤骨转移,降低常见于维生素D缺乏或慢性肾功能不全,可能引发手足抽搐。
4.镁离子检测正常范围0.7-1.1mmol/L,参与300多种酶促反应。低镁血症常伴随低钾、低钙,与长期腹泻、酒精中毒相关;高镁血症多见于肾功能不全患者。
5.氯离子检测主要阴离子指标,正常值96-106mmol/L,常与钠离子协同变化。氯离子异常可能反映酸碱失衡,如代谢性酸中毒时血氯可能升高。
该检查通常需空腹采血,检测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分析。对于存在恶心呕吐、心律失常、意识障碍等症状的患者,或长期使用利尿剂、激素治疗的人群,建议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发现异常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补充电解质制剂造成二次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