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发痒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过敏反应、感染性疾病、系统性疾病等病理因素有关。日常环境刺激或皮肤干燥等可能引起短暂瘙痒,但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皮肤干燥是最常见的生理性瘙痒诱因。皮脂分泌减少会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使神经末梢对外界刺激更敏感,出现瘙痒感。频繁洗澡、使用碱性清洁剂或气候干燥时,可能加重皮肤水分流失,引发瘙痒。日常可通过减少洗澡频率、涂抹保湿霜等方式缓解。
2.过敏反应接触尘螨、花粉等吸入性过敏原,或食用海鲜、芒果等致敏食物时,体内组胺等炎性介质释放,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发瘙痒。部分药物过敏可能引发荨麻疹,表现为风团伴剧烈瘙痒。此类情况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必要时进行过敏原检测。
3.感染性疾病真菌感染如足癣、体癣,细菌感染如毛囊炎等均可刺激皮肤引发瘙痒。疥螨感染引起的疥疮常表现为夜间加重的剧烈瘙痒,皮肤可见隧道样皮损。感染性瘙痒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治疗药物,如酮康唑乳膏适用于真菌感染,莫匹罗星软膏可用于细菌感染,但需经医生诊断后使用。
4.系统性疾病糖尿病患者的皮肤瘙痒可能与高血糖引起的神经病变或皮肤干燥有关,肝病患者因胆红素升高刺激皮肤可出现全身性瘙痒,慢性肾病尿毒症期毒素蓄积也会引发瘙痒。此类情况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遵医嘱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控制血糖,或进行血液透析改善肾功能。
若调整护肤方式后瘙痒仍持续超过2周,或伴有皮疹、发热、体重减轻等症状,建议到皮肤科或内科就诊。需避免搔抓皮肤,穿着宽松棉质衣物,洗澡水温不宜超过40℃。用药治疗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使用激素类药膏,以免掩盖病情或加重皮肤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