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血常规能查出哪些毛病

杨凌志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血常规作为常规检查项目,通常可以辅助筛查感染性疾病、贫血、血液系统疾病、炎症反应以及过敏或寄生虫感染等问题。该检查通过分析血液中不同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变化,为疾病诊断提供线索。

1、感染性疾病

血常规中的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可帮助判断感染类型。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常升高;病毒感染则可能表现为淋巴细胞比例增高而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例如感冒、肺炎等疾病常伴有此类异常。

2、贫血

通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及红细胞压积等指标,可评估贫血程度及类型。缺铁性贫血可见小红细胞低色素改变,巨幼细胞性贫血则可能出现大红细胞增多。地中海贫血等遗传性疾病也会呈现特征性血象。

3、血液系统疾病

白血病患者可能出现白细胞异常增高伴幼稚细胞,血小板减少症可见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这些异常指标往往提示需要进一步骨髓检查。

4、炎症反应

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等炎症指标常与血常规联合检测。风湿性疾病、结核等慢性炎症状态可能引起白细胞分类改变或贫血,但需结合特异性检查确诊。

5、过敏或寄生虫感染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虫感染或某些皮肤病。如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蛔虫感染等疾病可见该细胞比例明显升高。

血常规检查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若发现异常指标,建议及时到血液科或相关专科就诊,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骨髓穿刺、铁代谢检查或病原学检测等进一步检查。日常检查前应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以确保结果准确性。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