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出现蛋白尿的四种原因是什么

胡著云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蛋白尿的出现可能是生理性因素、肾小球疾病、肾小管间质病变以及其他全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的。若排除生理性原因后持续存在,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生理性因素

剧烈运动、发热、寒冷刺激或长时间站立时,可能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暂时增加,出现一过性蛋白尿。这种蛋白尿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去除诱因后数小时至数日内可自行消失。孕妇在妊娠中晚期也可能因肾脏负荷增加出现轻度蛋白尿。

2、肾小球疾病

原发性疾病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或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的肾损害,会导致肾小球滤过屏障破坏。典型表现为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3.5g),常伴有血尿、水肿。治疗常需使用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或联合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

3、肾小管间质病变

药物性肾损伤(如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重金属中毒或尿路感染等,可导致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出现以小分子蛋白为主的低分子蛋白尿。此类患者需及时停用肾毒性药物,并遵医嘱使用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4、全身性疾病影响

糖尿病肾病早期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显性蛋白尿,需严格控糖并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高血压性肾损害同样会引起蛋白尿,需使用氨氯地平等降压药物控制血压达标。

发现蛋白尿时应先复查尿常规,排除标本污染或生理因素。若持续存在异常,建议尽早就诊肾内科完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检查及肾脏超声等评估。确诊后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注意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避免滥用肾毒性药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