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的常见原因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真菌感染以及理化因素等。不同致病因素引起的肺炎在症状和治疗方式上可能存在差异,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处理。
1、细菌感染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侵入肺部组织后,可引发炎症反应。细菌性肺炎患者常出现高热、咳嗽、咳黄痰等症状,严重时可伴随胸痛或呼吸困难。治疗时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左氧氟沙星片等。
2、病毒感染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可破坏呼吸道黏膜屏障,导致肺泡和肺间质损伤。病毒性肺炎患者可能出现干咳、肌肉酸痛等症状,部分患者会进展为重症肺炎。治疗以抗病毒药物为主,如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利巴韦林片等,同时需加强营养支持。
3、支原体感染肺炎支原体属于非典型病原体,可通过飞沫传播引发间质性肺炎。感染者常出现阵发性刺激性干咳,且病程相对较长。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药物,如阿奇霉素片、罗红霉素胶囊等,配合止咳药物缓解症状。
4、真菌感染曲霉菌、念珠菌等真菌感染引起的肺炎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者,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此类肺炎可能出现咯血、持续低热等不典型症状,需使用氟康唑胶囊、伏立康唑片等抗真菌药物治疗。
5、理化因素误吸食物、胃酸或刺激性气体等理化因素可直接损伤肺组织,导致吸入性肺炎或化学性肺炎。这类肺炎常需进行支气管镜灌洗清除异物,并配合糖皮质激素减轻炎症反应,如甲泼尼龙片等。
存在咳嗽、发热等疑似肺炎症状时,建议及时进行血常规、胸部CT等检查。确诊后应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停药或更换药物。治疗期间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增加水分摄入,促进痰液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