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胆疮的医学名称为带状疱疹,其发生主要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有关,同时可能因免疫力下降、年龄增长等因素诱发。该病属于病毒性皮肤感染,需及时就医治疗。
1、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初次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内。当机体免疫力降低时,病毒被重新激活并沿神经纤维迁移至皮肤,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和神经损伤,导致皮肤出现簇集性水疱、疼痛等症状。若未及时治疗,可能遗留顽固性神经痛。
2、免疫力低下长期疲劳、精神压力大、恶性肿瘤、艾滋病或器官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均可能导致免疫功能受损。此时体内T淋巴细胞无法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使得潜伏的病毒大量增殖,从而诱发带状疱疹。患者常伴有乏力、低热等全身症状。
3、年龄增长50岁以上人群因自然衰老导致细胞免疫功能衰退,病毒再激活风险显著增加。据统计,约50%的带状疱疹病例发生于60岁以上人群,且年龄越大发生疱疹后神经痛的概率越高。
带状疱疹的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通常采用阿昔洛韦片、泛昔洛韦胶囊等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同时配合普瑞巴林胶囊缓解神经痛。急性期可外用炉甘石洗剂促进水疱干燥结痂。建议发病72小时内开始治疗,并保持皮损清洁,避免继发感染。若出现剧烈疼痛或皮损范围扩大,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