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肺结核属于活动性肺结核的一种类型,通常指既往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的患者,因免疫力下降导致结核菌重新活跃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该病具有传染性,多见于免疫力低下或存在基础疾病的人群。
1.定义与病因继发性肺结核多由体内潜伏的结核菌重新活动所致,少数可能因再次吸入外界结核菌引发。常见诱因包括糖尿病、营养不良、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导致免疫功能受损的情况。结核菌在体内大量繁殖后,可引起肺组织干酪样坏死和空洞形成。
2.临床表现与特点典型症状包括持续咳嗽超过两周、午后低热、夜间盗汗、体重减轻及咯血等。影像学检查可见病变多位于肺上叶尖后段或下叶背段,特征性表现为浸润性病灶、空洞形成及纤维条索影。痰结核菌检查常呈阳性,是确诊的重要依据。
3.治疗与预防主要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常用方案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联合治疗,需坚持6-9个月的规范疗程。预防重点在于加强营养、保证充足睡眠、避免与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确诊患者应做好呼吸道隔离,咳嗽时遮掩口鼻,痰液需消毒处理。
患者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到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确诊后需严格按照医嘱完成全程治疗。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接触者应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婴幼儿建议接种卡介苗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