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的健康指导通常包括饮食调整、规律作息、医疗管理等方面,需结合个人病情制定具体方案。以下措施有助于维护肝脏功能,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1、饮食调整乙肝患者应保持清淡、易消化的饮食结构,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蛋白和豆制品。需控制高脂肪食物摄入,避免加重肝脏代谢负担。每日食盐量不宜超过5g,腌制食品和加工肉制品应严格限制。可适量食用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果蔬,但需注意农药残留清洗。存在肝性脑病风险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量。
2、规律作息保证每日7-8小时优质睡眠,避免夜间23点后入睡。适度进行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每周累计运动时间控制在150分钟左右。需严格戒除烟酒,避免接触发霉食物,注意个人卫生用品专人专用。保持情绪稳定,可通过正念冥想缓解心理压力。
3、医疗管理遵医嘱按时服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不可擅自停药或调整剂量。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定量和肝脏超声,40岁以上患者建议每年进行甲胎蛋白检测。密切观察皮肤黄染、腹胀等症状变化,出现异常及时就诊。家庭成员应接种乙肝疫苗,育龄女性需做好母婴阻断措施。
乙肝患者应建立规范的疾病管理档案,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日常注意饮食卫生,外出就餐选择卫生达标的餐馆。治疗期间若需使用其他药物,应提前与肝病科医生沟通,防止药物相互作用影响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