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血栓可能是由静脉血栓形成、心血管疾病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肺血栓通常指肺动脉或其分支被血栓阻塞,导致肺循环障碍,具体病因需结合个体情况分析。
1、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或盆腔静脉血栓脱落是肺血栓最常见的来源。久坐、长期卧床等因素可导致下肢血流缓慢,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容易在静脉内形成血栓。当血栓脱落随血流进入肺动脉时,可能引发急性肺栓塞,患者常突发胸痛、呼吸困难和咯血。
2、心血管疾病
心房颤动、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可能促进血栓形成。心脏内血流动力学改变会导致血液淤滞,血小板易在心脏瓣膜或心腔内壁聚集形成血栓。这类血栓脱落后可直接进入肺动脉,造成栓塞,患者可能出现心悸、晕厥等症状。
3、其他因素
遗传性抗凝蛋白缺乏、恶性肿瘤、创伤或手术后长期制动等情况均可增加血栓风险。血液高凝状态会使凝血机制异常活跃,即使无明显血管损伤也可能自发形成血栓。部分患者可能同时存在多个危险因素,需通过凝血功能检测、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
若出现不明原因的胸痛、呼吸困难或咯血等症状,应及时到呼吸内科或心血管科就诊。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CT肺动脉造影、D-二聚体检测等手段明确诊断,并制定抗凝或溶栓治疗方案。日常需避免久坐不动,术后患者应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