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疼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中耳炎、外耳道炎、外伤等疾病原因有关。生理性原因通常较轻微,而疾病因素需及时就诊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耳道内耵聍堵塞或气压变化可能导致耳部胀痛。耵聍堆积会压迫耳道,坐飞机或潜水时外界气压剧烈变化也可能引发耳痛。这类疼痛通常在清除耵聍或适应气压后缓解,必要时可用生理盐水冲洗耳道。
2、中耳炎细菌或病毒感染中耳腔时,会出现剧烈耳痛伴随耳鸣、耳闷症状。炎症反应导致鼓室压力异常,可能引发鼓膜充血肿胀。治疗时需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头孢克肟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控制感染并缓解疼痛。
3、外耳道炎外耳道皮肤受细菌感染或过敏刺激时,可能出现灼热样疼痛,触碰耳廓时加重。常见于游泳后耳道潮湿或过度掏耳损伤皮肤所致。可局部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片、氢化可的松乳膏等药物,同时保持耳道干燥清洁。
4、外伤因素耳部受到撞击、异物刺入或过度掏耳造成的机械性损伤,可能引发急性疼痛伴出血。需及时清理创面,避免感染,严重损伤时需进行清创缝合处理。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止痛。
若耳痛持续超过24小时,伴随听力下降、耳道流脓或发热等症状,建议尽早就医检查。日常应避免自行掏耳,乘坐飞机时可咀嚼口香糖帮助平衡中耳压力,游泳时建议佩戴耳塞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