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患者通过针灸治疗通常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效果。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在调节神经系统功能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方面具有一定作用,有助于减轻头痛发作时的症状。
针灸治疗偏头痛主要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节颅脑血管舒缩功能。临床研究表明,针灸可促进内源性镇痛物质的释放,如β-内啡肽和5-羟色胺,这些物质能有效抑制疼痛信号的传递。常用穴位包括风池、太阳、百会等,这些穴位与三叉神经血管系统的调控密切相关。对于发作频率较高的患者,规律性针灸干预可降低头痛发作频次约30%-50%。
治疗效果可能受个体差异影响。部分患者对穴位刺激较为敏感,在急性发作期通过针灸可使疼痛程度降低2-3个等级。但对于伴有严重恶心呕吐或视觉先兆的患者,单纯针灸治疗效果可能有限。临床实践显示,将针灸与药物联合应用时,约70%患者反馈症状改善更明显。
建议在正规医疗机构由执业医师进行操作。治疗前需完善颅脑CT或MRI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治疗过程中注意记录头痛日记以便评估疗效。对于每月发作超过4次的患者,应考虑配合预防性药物治疗。持续性头痛超过72小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