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和体征主要包括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黄疸以及腹部压痛等。患者病情轻重不一,需结合检查综合判断。
1、右上腹疼痛
急性胆囊炎典型表现为突发右上腹或中上腹持续性绞痛或胀痛,可能向右肩背部放射。疼痛常因进食油腻食物诱发,伴有阵发性加重,严重时可能伴随胆囊穿孔或坏疽。
2、恶心呕吐
约70%的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含胆汁。呕吐可能与胆囊炎症刺激内脏神经或胆囊扩张有关,反复呕吐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
3、发热
多数患者体温升高至38-39℃,若出现寒战、高热(超过39.5℃),可能提示并发胆囊坏疽、穿孔或胆管炎。发热通常在腹痛后数小时出现,与炎症介质释放相关。
4、黄疸
约15%的患者可见皮肤和巩膜黄染,多因胆总管受压、结石梗阻或炎症累及胆管导致胆红素升高。黄疸程度通常较轻,若进行性加重需警惕胆总管结石可能。
5、腹部压痛
右上腹压痛是重要体征,墨菲氏征阳性(深吸气时按压右肋缘下出现疼痛骤停)具有诊断意义。部分患者可触及肿大的胆囊,若出现全腹压痛、反跳痛,提示可能发生胆囊穿孔。
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血液检查(如白细胞升高)、超声或CT明确诊断。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感染性休克、肝脓肿等严重并发症。日常需避免高脂饮食,但急性发作期应禁食并配合医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