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肿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炎症感染或肿瘤性病变等病理性因素有关。若囊肿持续存在或引起不适,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生理性原因女性在排卵过程中,卵泡发育成熟但未破裂时可能形成滤泡囊肿;而排卵后黄体持续存在或过度生长则可能形成黄体囊肿。这两种情况均属于生理性囊肿,通常无明显症状,直径多小于5厘米,多数会在2-3个月经周期内自行消退,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2、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组织异位至卵巢并周期性出血,逐渐形成内含陈旧性血液的囊肿,称为巧克力囊肿。患者常伴有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性生活痛或不孕。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屈螺酮炔雌醇片、地诺孕素等药物抑制内膜生长,若囊肿较大或药物效果不佳,需考虑腹腔镜手术切除。
3、炎症感染盆腔炎、附件炎等妇科炎症反复发作,可能导致输卵管与卵巢粘连,炎性渗出物积聚形成囊肿。此类患者多有下腹坠痛、发热、异常阴道分泌物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口服头孢克肟片、甲硝唑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若形成脓肿则需手术引流。
4、肿瘤性病变卵巢良性肿瘤如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或恶性肿瘤如卵巢癌,均可表现为囊性包块。肿瘤性囊肿生长较快,可能伴随腹胀、尿频、消瘦等症状。确诊后需根据病理类型选择手术方式,如卵巢囊肿剔除术或根治性切除术,恶性肿瘤还需结合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方案。
日常需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外阴清洁。若出现持续腹痛、月经紊乱或腹部包块增大,应及时通过超声、肿瘤标志物等检查明确囊肿性质,并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切勿自行服用活血化瘀类药物,以免引发囊肿破裂或蒂扭转等急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