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解小便时出现疼痛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有关,也可能是尿路感染、阴道炎或泌尿系统结石等疾病原因引起,建议及时就诊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若近期存在性生活过度、外阴清洁不当等情况,可能因局部黏膜轻微损伤或刺激引发排尿疼痛。通常无其他伴随症状,调整卫生习惯、避免过度摩擦后多可自行缓解。
2、尿路感染
细菌感染尿道或膀胱时,炎性物质刺激可导致尿痛,常伴有尿频、尿急或尿液浑浊。明确诊断后,一般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片、左氧氟沙星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3、阴道炎
滴虫或霉菌感染引起的阴道炎可能波及尿道口,导致排尿灼痛,多伴有异常分泌物。通常需遵医嘱使用甲硝唑栓、克霉唑阴道片、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膏等药物进行局部或全身治疗。
4、泌尿系统结石
尿道或膀胱结石移动时可能划伤黏膜,引发排尿刺痛,可能伴随血尿或腰痛。确诊后可遵医嘱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经尿道膀胱镜取石术等方式处理。
若排尿疼痛持续超过1天或伴有发热、血尿等症状,需及时到泌尿科或妇科就诊,通过尿常规、分泌物检测或超声检查明确病因。治疗期间需避免憋尿,每日饮水1500-2000ml,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治疗期间应暂停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