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症通常指抑郁症,是一种以持续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为核心特征的心理疾病,可能与遗传、神经递质失衡及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其症状表现多样,且个体差异较大,需专业医学评估确诊。
1、核心症状患者常出现显著且持久的情感低落,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或愉悦感,可能伴有自我评价过低、无价值感或过度自责。部分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如注意力下降、决策困难,严重时甚至出现反复的死亡念头或自杀行为。
2、病因机制该病发生与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一级亲属患病风险较常人高2-3倍。神经生物学层面涉及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系统功能紊乱。长期应激事件如失业、亲人离世等社会心理因素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
3、治疗方法临床常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舍曲林、氟西汀)、双通道抗抑郁药(如文拉法辛)进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人际心理治疗等可帮助患者重建认知模式。对于难治性病例,可考虑重复经颅磁刺激等物理治疗。
出现疑似症状应尽早就诊精神心理科,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等专业评估工具明确诊断。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用药,注意观察药物反应,联合家庭支持与社会功能康复训练可获得更好预后。避免自行停药或调整治疗方案,定期复诊有助于医生及时优化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