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面镜眼底检查的范围通常包括后极部、周边部视网膜、玻璃体基底部、前房角以及睫状体平坦部等区域。该检查能全面观察眼底结构,帮助发现多种眼部病变。
1、后极部
后极部是眼底靠近视神经和黄斑的区域。三面镜的中央镜面可清晰观察该区域是否存在黄斑裂孔、水肿或出血,同时能检查视盘形态及杯盘比,对青光眼、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2、周边部视网膜
使用59度倾斜镜面可检查赤道部至锯齿缘之间的视网膜区域。这个范围易出现视网膜裂孔、格子样变性等病变,尤其在高度近视或外伤患者中,三面镜能发现传统检眼镜难以观察到的周边部微小病灶。
3、玻璃体基底部
通过73度镜面可观察玻璃体与视网膜的附着区域。该部位在眼外伤或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可能出现玻璃体牵拉、积血或纤维增殖,对判断视网膜脱离风险具有重要价值。
4、前房角
特殊角镜设计可配合检查房角结构,观察小梁网色素沉着、房角粘连等情况。这种检查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断和分期起关键作用,能清晰显示房角开放程度。
5、睫状体平坦部
借助三面镜的巩膜压迫法,可观察到锯齿缘前4mm的睫状体区域。该检查对葡萄膜炎、睫状体肿瘤等疾病的诊断有帮助,在视网膜手术前评估中也常需检查此部位。
进行三面镜检查前通常需要散瞳处理以获得更广的观察范围。检查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轻微眼部压迫感,需保持头部稳定配合医生转动眼球方向。若发现视网膜裂孔或变性区,需根据医生建议及时进行激光光凝等干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