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上的疣通常是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HPV有多个亚型,其中HPV-1、HPV-2、HPV-4等低危型病毒可通过皮肤微小破损感染足部皮肤,引发跖疣。这类病毒属于局部感染,与性传播相关的HPV高危型不同,一般不会引起严重健康问题。
1、HPV分型与跖疣关系
跖疣主要由HPV-1、HPV-2等低危型病毒引起,病毒通过足部皮肤接触污染的物体表面(如公共浴室、泳池)或直接接触感染区域传播。这些病毒仅侵犯表皮,不会进入血液,表现为足底角质增厚、黑点状出血点及压痛。
2、感染途径与症状特点
HPV通过皮肤破损处侵入角质形成细胞,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形成疣体。跖疣多出现在足底受压部位,表面粗糙,按压时疼痛明显,需与鸡眼、胼胝区分。鸡眼多因摩擦引起,呈透明核心;胼胝为均匀增厚角质,无黑点。
3、治疗与预防
跖疣可通过外用药物如水杨酸贴膏、氟尿嘧啶软膏等剥脱角质,或采用冷冻、激光等物理治疗清除疣体。日常需避免赤足行走于潮湿公共区域,保持足部干燥,不与感染者共用鞋袜。若疣体增大、扩散或反复出现,建议就医明确诊断。
出现足部皮损时,建议尽早就医确认是否为HPV感染。治疗期间需遵医嘱规范处理,避免自行抠抓导致病毒扩散。保持良好的足部卫生习惯,可有效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