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新生儿感冒怎么办

郝薇 儿科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新生儿感冒可通过日常护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抗感染治疗以及支持治疗等方式进行改善,具体需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和病因遵医嘱处理。

1、日常护理

新生儿鼻腔狭窄且免疫力较弱,感冒后易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家长需保持室内温度在24-26℃,湿度50%-60%,避免冷空气刺激。哺乳时可适当增加喂奶频次,补充水分促进代谢。同时注意观察体温变化,若体温未超过38.5℃,可通过减少衣物帮助散热。

2、物理治疗

若鼻腔分泌物较多影响呼吸,可用生理性海盐水滴鼻软化分泌物,再用吸鼻器轻柔清理。睡觉时抬高头部15-30度,有助于缓解鼻塞引起的呼吸不畅。此外,使用加湿器维持空气湿度,可减轻咽喉干燥感。

3、药物治疗

若体温超过38.5℃,需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退热。对于病毒性感冒,一般无需抗病毒药物,但若合并咳嗽,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氨溴索口服液促进痰液排出。

4、抗感染治疗

若血常规提示细菌感染,如C反应蛋白升高伴中性粒细胞增多,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青霉素类或头孢类抗生素,全程需足量足疗程使用,避免耐药性产生。

5、支持治疗

当出现呼吸急促(>60次/分)、持续高热不退、精神萎靡或拒奶时,提示病情危重,需住院进行氧疗、静脉补液等支持治疗。早产儿或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感冒后更易进展为肺炎,建议尽早入院监护。

新生儿感冒期间需每日监测体温4-6次,避免包裹过厚加重发热。若出现面色发绀、呼吸时胸骨凹陷或喂养量减少50%以上,应立即就诊。家长接触患儿前后需洗手,避免交叉感染,哺乳期母亲若感冒应佩戴口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